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临近毕业,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专业18级的赵兴玉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实习、论文、选调生政审和体检……有时忙到晚上,赵兴玉才有空查看手机回复消息。
2021年,赵兴玉参与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了当年377万考研人中的一员。
“选择考研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就业形势。”
赵兴玉在学校参加学习活动
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赵兴玉看到了学校发布的贵州省2022年定向部分重点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的文件。
“当时我正好处于考研的迷茫期,我有点担心自己考不上研究生,想着多个机会,自己正好也满足报考的条件,就报名了。”
赵兴玉告诉记者,这是贵州大学首次被纳入定向选调生的选拔范围中,机会非常难得。在告诉家人这个消息后,大家都非常支持,她的哥哥给了她不少选择单位和岗位的建议。
“我最后选择了贵安新区的岗位,我是安顺人,离家也近。”决定好报考的岗位后,赵兴玉并没有放弃考研,同时准备两个考试压力不小,尤其是对于公考的题型不熟悉。不过贵州大学专门针对备考选调生的同学进行了笔试和面试的指导,给赵兴玉和备考生打了一针“强心剂”。
赵兴玉在学校参加支部活动
得知自己选调生笔试过线,赵兴玉非常开心,但随之而来的面试却给她“当面一击”。
“可能由于封闭式备考,缺乏与他人交流,所以在面对考官的时候很紧张,以至出现了慌乱的情况,不过幸好及时稳定住了自己的心情,但是考完试出来后还是有些沮丧。”
虽然选调生面试发挥不很理想,但赵兴玉很快收拾好心情,认真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除了选调生,赵兴玉也参与了国考和招聘会,“我把国考当作是一次模拟考试,重在感受氛围。”
研究生考试前,赵兴玉收到了自己选调面试通过的通知,这让她非常惊喜。“非常感谢自己曾经的艺术生身份以及在大学四年当中担任班长的经历,让我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大方地与考官进行交谈。”
赵兴玉坦言,她把选调生考试当作是一次成长体验,相对平稳的心态帮助她通过面试。
今年三月,正忙于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赵兴玉查到自己过了考研分数线,“双喜临门”却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在读研和工作中挣扎了非常久,最后综合了各方的建议,考虑到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未来的发展,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赵兴玉笑言,虽然自己放弃了研究生的身份,但也只是暂时的,她心中已有规划,在适应工作之后她也会积极准备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努力提升自己。
谈到求职经验的分享,赵兴玉有三点建议。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多去关注各方就职的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多参加招聘会;其次自己要做好准备,了解心仪岗位的招聘条件、需求和考试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最后就是要放平心态,把每次尝试都当做学习收获的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
贵州省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贵州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贵州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求职途径主要是“母校推荐”,其次是“自己直接联系应聘”,第三是“政府平台招考”。分学历层次来看,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求职途径与总体无明显差异。总体上,毕业生通过母校推荐就业的比例超过五成。如打开贵州大学官网,可以在就业信息工作平台上看到校内宣讲会、双选会、网络招聘等信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参与。
此外,省教育厅、各地人社系统、各高校积极开拓就业资源,积极为毕业生搭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就业信息平台,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择业的平台,搭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有效发挥了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负责学生就业的张健老师表示,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首先要明确目标,确定自己想要的单位和岗位,提前做好准备,少走弯路;其次,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要妄自菲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职位,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发展要积极地融入国家的大发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去工作。
“我作为一名外省人,为自己留在贵州工作的决定感到庆幸,新国发2号文件再次为贵州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希望能有更多省内外毕业生抓住机遇,在建设贵州中实现自我价值。”张健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马圣耘
编辑胥芬芳
编审田旻佳刘思博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