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学院新闻

11

2024-11

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开班

11月8日下午,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签约暨开班式在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全媒体演播中心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贵州日报报刊社副社长曹曦、我校副校长张大林出席活动。陈本荣指出,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是在部校共建机制下,地方主流媒体和高校联合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对于我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对办好国际传播实验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明确责任使命,厚植国际传播人才的家国情怀;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贵州模式;三是倡导知行合一,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能力素养。张大林在致辞中衷心感谢省委宣传部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怀,并简要介绍了传媒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在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贵州大学有责任、有信心与贵州日报报刊社携手办好国际传播实验班,为贵州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贵州日报报刊社副社长曹曦回顾了贵州日报报刊社与贵州大学的合作历程,介绍了贵州日报报刊社国际传播工作相关情况,他指出,国际传播实验班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有益尝试,贵州日报报刊社将与贵

31

2024-10

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人员座谈会在我院举行

10月30日下午,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人员座谈会在我院举行。贵州日报报刊社铜仁记者站副站长陈刚、融媒体编辑中心主编王远柏、文旅新闻部主编曹雯,我院党委书记康莉、副院长唐娟,以及曾在新闻单位挂职锻炼的我院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唐娟主持。三位报社专家分享了本学期在我院授课的体会,并提出建议。陈刚表示,新闻专业学生要具有自律、自信、自主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应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因此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上还需进一步丰富,以此开阔学生专业眼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王远柏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新闻实务重在分析新闻实践的方法和经验,注重实践操作和应用,要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合作,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挖掘、勤于实践、敢于发声的能力。

31

2024-10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10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刘海龙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贵州大学慎思楼情景模拟实验室进行,由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原总编辑余清楚主持。讲座伊始,刘海龙教授重点强调了“知识生产”这一议题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光明日报理论版归纳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问题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并结合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在《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社会学的一章》中的论述,指出“知识”本身是传播学的重要抓手,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接着,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解读。刘海龙教授围绕尤瓦尔·赫拉利所著《智人之上》一书谈论了存在于计算机间的现实导致的偏见与AI幻觉问题,并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事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方面负面影响。针对人工智能是主体还是媒介的问题,刘海龙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我还是把它看作媒介,它离这个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成为主体。当跨过这个临界值的时候,当它不依赖人类的数据、知识的时候,人工智能就可能具有主

02

2023-11

追寻三线记忆,传承三线精神——传媒学院师生赴六盘水市开展暑期社...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央一声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迅速集结起全国力量,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迁往三线,无数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数百万家庭背井离乡深入祖国西部腹地,投身到大山深处,谱写了一部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7月12日至14日六盘水市7月12日至14日,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三线火种”社会实践队前往六盘水市,围绕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传承,开展为期3天的调研工作。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调研,深入了解三线建设的伟大历程和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的过往。探索“三线建设“精神7月12日、7月13日上午六盘水市三线促进会办公室;六盘水日报社7月12日,“三线火种”社会实践队来到六盘水市三线促进会的办公室(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团体),采访了三线促进会的余丽娜会长、缪咏梅副会长、何维江秘书长、郭昆监事长等成员。采访中,余丽娜会长表示,当年父辈的战天斗地的创业历程和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三线二代”修身传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不遗余力地践行和弘扬三线精神,对父辈精神的致敬和传承,早已超越血脉。

26

2023-10

重走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专访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主任...

重走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峥嵘三线、赓续红色精神,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三线火种”实践队7月19日来到成都,对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原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三线建设的见证者王春才老人进行访谈。先锋人物采访过程中,88岁王春才老人深情地说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他以歌咏党恩、感党情,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见证着他对革命历史的念念不忘。一曲唱毕,走进三线元老的内屋,旧相片贴满了四周的墙壁,历史资料堆满了每个角落。回溯至1955年,年仅20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从扬州工专建筑专业毕业后便投身到大西南三线建设火热中。作为建厂的年轻骨干,他和三线建设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将青春献给国家建设事业,峥嵘岁月见证着王春才对三线建设的深情厚意。王春才老人表示,“大三线地区是从战略角度在地理位置上的划分,是相对于当时一线(沿海)、二线(中部)而言的。国家在三线布置重大项目,使国家的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睡毛毡房、吃灰尘饭、洗河沟水”。昔日艰苦创业的画面在王老的深情的讲述中徐徐展开。凭借奉献与奋斗的精神内核,三线建设者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创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