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冉华,土家族,重庆酉阳人,2015年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23年出站),现为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要承担《基础写作》《新闻学概论》《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等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主要承担《新闻传播学文献选读》《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文艺与文化传播学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伦理、舆论传播、网络视听传播、媒介社会学等。已在《编辑之友》《新媒体与社会》《学习与实践》《当代文坛》《青年记者》《社会科学报》等期(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9篇,另有CSSCI扩展以及中文核心期刊11篇。有文章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绝大多数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报刊库索引。主持研究省部级项目5项,主研(排名第1)省部级项目5项。
二、研究领域:
文化传播、舆论传播、传播伦理、网络视听传播等。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现阶段科研成果
1.冉华.网络文艺领域网络暴力治理的传播伦理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24(2).(CSSCI)
2.冉华、郑东和.戒除诱惑与重申信任:数字交往情境下的网络暴力治理[J].学习与实践,2024(10).(CSSCI)
3.张亚玲、冉华.小说的“入史”想象——评张炜《去老万玉家》[J].当代文坛,2024(05).(CSSCI)
4.冉华.从管控危机到强化趋势:媒介化治理的逻辑悖论与突破路径[J].理论月刊,2024(11).(CSSCI扩展)
5.冉华、陈骁.《基础写作》课程建设与提升青年写作能力的实践路径[J].新闻前哨,2024(22).(教改论文)
6.冉华.重构风清气正的青年网络评论空间[N].社会科学报,2024-07-25(6).
7.主持研究省级项目:贵州省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四大文化工程”研究部分专项课题“贵州区域文化融合路径与特征研究”(编号:24GZYB30),在研。
8.主持研究省级项目:贵州省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字赋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育模式研究”(编号:2024YJSJGXM020),在研。
9.主持研究部级项目:2023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青年网络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23JH043),结项。
10.主持研究厅级项目:2024-2025贵州省青年发展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淡人青年”现象研究(QNZD2406),在研。
11.主持研究厅级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24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时代下文化传播方式研究”(编号:2024RW171),在研。
12.主持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数字时代网络暴力治理的传播伦理策略研究”。
(二)前期科研成果
CSSCI来源期刊(15篇)
1.冉华.修改常识成新知:数字时代新闻社会学的理论检视与内涵重订[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6).(CSSCI)
2.冉华.媒介关系实践与构建传播伦理的价值意向[J]学习与实践,2020(10).(CSSCI)
3.冉华.“媒介生长论”与媒介实践的现实逻辑[J].编辑之友,2019(12).(CSSCI)
4.冉华.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特质及其文化动能[J].新媒体与社会,2018(1).(CSSCI集刊第21辑)
5.冉华.当代文化传播的伦理特质及其社会动能[J].新媒体与社会,2018(4).(CSSCI 集刊第24辑)
6.冉华.论郁达夫的伦理意识与作家姿态[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4).(CSSCI 集刊第24辑)
7.冉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策略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7(11).(CSSCI,《新华文摘》2018年6期“论点摘编”)
8.冉华、张亚玲.当代文艺的媒介文化景观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导向[J].云南社会科学,2017(5).(CSSCI)
9.冉华.论五四文学知识分子的角色生成及其转换[J].学术交流,2017(1).(CSSCI)
10.冉华.传媒人胡适及其传播实践[J].编辑之友,2016(11).(CSSCI)
11.冉华.当代中国传播伦理建构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向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4).(CSSCI)
12.冉华.“援佛入儒”:缔造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传播视野下的梁漱溟思想研究[J].学术交流,2015(7).(CSSCI)
13.冉华.《新青年》主将的伦理意识与“五四”知识者的失位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2013(4).(CSSCI)
14.冉华.媒介观念之于传播伦理的影响问题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5).(CSSCI)
15.冉华.论《边城》中“父”的观念与意识[J].河海大学学报,2013(4).(CSSCI)
CSSCI扩展版期刊及北大核心(10篇)
1.郝雨、冉华.西方传播学理论:去西方化大趋势下还原本真与借鉴[J].新闻爱好者,2023(4).(中文核心)
2.冉华.有界无边的媒介之道[J].青年记者,2022(2).(中文核心)
3.冉华.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批判—起源于人性与社会性之分[J].天府新论,2022(9)(CSSCI扩展)
4.冉华.势归于理,建基于实——重大舆情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价值遵循[J].理论月刊,2020(12).(CSSCI扩展)
5.冉华.媒介生长论”与新媒介文艺的伦理批评向度[J].广西社会科学,2021(6).(CSSCI扩展)
6.冉华.传播视阈中的代际关系梳理与伦理主体重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3).(CSSCI扩展)
7.冉华.大众传媒、社会教育与当代电视知识分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7(1).(中文核心)
8.冉华.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J].天府新论,2015(1).(CSSCI扩展)
9.冉华.当代传播语境下的伦理学思考[J].理论月刊,2013(2).(CSSCI扩展)
10.冉华.新媒介时代的诗歌创造[J].创作与评论,2012(12).(CSSCI扩展)
重要报刊文章(6篇)
1.冉华.“学术讨论”何以进入热播电视剧?[N]社会科学报,2018-2-1.
2.冉华.传播伦理:以超越的时代精神为旨归[N]社会科学报,2017-11-19.
3.冉华.反思技术现象与媒介化的未来[N]社会科学报,2019-6-13.
4.冉华.脱贫攻坚剧创作要“走大道出精品”[N].深圳特区报,2022-8-10.
5.冉华.元宇宙是一场全新的能量交换[N].社会科学报,2022-8-25.
6.冉华.数字化学术生产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N].社会科学报,2023-4-25.
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
1.主持结项省部级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传播伦理建构与社会文化实践问题研究,2020结项(结项等级:良好)。
参与研究其他市厅级以上项目
1.主研(排名第1)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基源与中华民族复兴研究”(23JDTCZ017)。
2.主研: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文化旅游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2023年度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洋网红’来华旅游短视频交流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3.主研(排名第1)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感”视阈下贵州民族节庆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省部级)
4主研202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调查研究类课程思政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价研究”(市厅级)。
(三)社会兼职与服务
1.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智库专报《主流媒体乘势下沉,主动占领抗疫舆情高地》。
2.受聘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旅游处决策咨询专家,乡村旅游标准化等级评定与复核宣贯专家,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导师库等。
3.受邀担任多家CSSCI期刊审稿人,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四、主要讲授课程
1.现在主要承担《基础写作》《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等本科生课程、《新闻传播学文献选读》《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2.前期主要完成《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基础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中国文学经典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本科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评价为“优秀”等级。
3.参与2021年度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首批示范课(《新闻学概论》(KCSZDS-202122175))课程建设。
4.受邀参加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核暨第一届本课程成果研讨会。
五、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1.项目名称:“穿越大明回乌蒙,响水滩旁见奢香”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贵州省赛三等奖。
2.项目名称:“网暴诊疗室”APP 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贵州大学校赛决赛(银奖)。
六、联系方式
个人邮箱hran@gzu.edu.cn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