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聚焦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4-10-31 发布者:李霞 阅读量:14


10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刘海龙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贵州大学慎思楼情景模拟实验室进行,由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原总编辑余清楚主持。



讲座伊始,刘海龙教授重点强调了“知识生产”这一议题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光明日报理论版归纳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问题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并结合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在《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社会学的一章》中的论述,指出“知识”本身是传播学的重要抓手,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接着,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解读。刘海龙教授围绕尤瓦尔·赫拉利所著《智人之上》一书谈论了存在于计算机间的现实导致的偏见与AI幻觉问题,并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事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方面负面影响。



针对人工智能是主体还是媒介的问题,刘海龙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我还是把它看作媒介,它离这个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成为主体。当跨过这个临界值的时候,当它不依赖人类的数据、知识的时候,人工智能就可能具有主体性。”

随后,刘海龙教授细致梳理了媒介和知识生产之间的关联,深入介绍了两者关系的发展演变、并从知识的发展历程中解析了这一变化的本质。他介绍了巴别图书馆从1.03.0的三个发展阶段:从象征宇宙之书的1.0阶段,到以超文本和超链接为标志的2.0阶段,再到如今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3.0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变化,刘海龙详细阐释了知识的物质性所经历的深刻转型,并深入解释了人工智能如何引发并推动了新的一轮知识的物质性的变化。

此外,刘海龙教授还从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探讨了两种人工智能的知识生产方式。他最后指出,人工智能所生产的知识与人类既有知识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生成的知识不可解释;人工智能没有感性的知识;人工智能缺乏意向与情态。在此基础上,刘海龙教授提出作为“‘新常人’的人工智能”这一看法,并就这一兼具渊博与平庸特性的存在是否具备创造性能力的问题,为同学们提供了详尽的解答。

最后,余清楚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对刘海龙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分享了个人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见解。



本次讲座,我院师生获益匪浅,不仅获取了丰富的学术资讯,还为后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议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文字作者:杨凤仙

图片:杨凤仙

一审:张健

二审:李霞

三审: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