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聚焦

传媒学院召开2025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5-04-24 发布者:李霞 阅读量:10


2025年4月22日上午,传媒学院举行2025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丹,贵州日报报刊社编委、天眼新闻采编中心主任王璐瑶,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金玉萍(线上)、贵州民族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华应邀参会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康莉、副院长唐娟、副处级组织员赵栋昌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唐娟主持。


会议伊始,唐娟代表学院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本次论证会的背景、目的以及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与要求。

 


随后,新闻学教研室主任张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孙劲松分别汇报了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围绕方案修订的思路和目标、任务与举措、课程设置、特色亮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人才培养方案,逐一提出论证意见。王丹认为,方案紧跟时代潮流,课程设计丰富,尤其是国际传播类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英语新闻写作、视频策划制作类课程的比重。


 

钟华肯定了新版培养方案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她建议适当缩减新闻学的理论类课程学分,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同时,课程名称应遵循国家标准,确保课程设置的延续性和一致性。



王璐瑶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顺应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课程的加入,不仅紧扣国家战略,也为新闻创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她建议强化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策划能力和运营能力。

金玉萍指出,新方案调整思路清晰,特色鲜明。她建议,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呈现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务课程设置应进一步优化,顺应新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

与会校友、师生积极发言,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建言献策。校友代表、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旭涵结合自身经历,强调时代需要“多边形战士”,鼓励学院挖掘学生的个人特点。校友代表、在读研究生吴帛睿则强调了写作能力在新闻创作中的重要性。学院副处级组织员赵栋昌,教师代表荆华、李汝斌、吴妍、张晶提出了关于课程设置的具体改进意见。各年级学生代表也依次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建议。

康莉在总结中强调,学院高度重视2025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位专家对新版方案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科学指导,这些宝贵意见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持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吸取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论证会为传媒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文字:吴佳怡

图片:王平亮

一审:张  健

二审:李  霞

三审:康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