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学生活动

23

2024-12

走进传媒一线,筑梦专业成长

12月20日上午,传媒学院与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开展的“专业教育进媒体”活动走进贵州广播电视台。在传媒学院副院长唐娟、教师荆华、高焕静的带领下,2024级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3个班级近百名同学参观了节目采编区、演播厅。从办公环境到工作流程,从高清录影机到专业灯光音响设备,从虚拟演播技术到节目现场调度,每一个细节都让同学们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演播环节有了全新的、直观的认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与公共频道的编辑、记者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参观环节结束后,师生们齐聚广电大楼D座5楼会议室,迎来了本次活动的优秀记者分享会,分享会由知名主持人张建冲主持。“百姓关注”栏目制片人代易以村BA中从一个老人送黄瓜给撒贝宁的事件为例,分享了新闻工作者的“下海”之道。记者汪舳以“煤炭再黑比不过商贩心黑”为题,给同学们分享了清镇买煤短斤少两相关部门推诿事件的舆论监督报道采访经验,他说“记者是记录者,也是监督者。”记者王筱忆围绕与同事李娅男对杨妞花报道采访的经验进行分享,从新闻线索挖掘、深入采访技巧、人物故事呈现及报道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让学生理解到优秀新闻报道需兼具事实传递、人

20

2024-12

“研”途有你,温暖陪伴——传媒学院2025届研究生考试考前动员会暨...

2024年12月19日中午,韵正楼320报告厅内气氛热烈而温馨,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康莉、副院长唐娟、党委副处级组织员赵栋昌及学生科辅导员王婷婷参加传媒学院2025届研究生考试考前动员会暨毕业就业工作推进会,共同为即将踏上考研征途的2025届学子们加油鼓劲。这是一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考研考前动员会。张大林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所有辛勤备考的同学们表示了诚挚的问候,并简要介绍了学校鼓励大家报考研究生的奖励政策,勉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强调,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考验,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规划复习计划,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副校长张大林讲话最令人期待的时刻莫过于考研“加油包”的发放环节。在印着“顺遂”、“心想事成”、“前途似锦”等等鼓励话语的丹青纸袋中,装着甜蜜的巧克力、寓意成熟与收获的苹果以及营养又健康的牛奶等。每一份精心准备的“加油包”都承载着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学校领导发放考研加油包随后,学生科辅导员王婷婷为大家准备了打印好的诚信考试承诺书,详细安排了近期的毕业就业相关工作,从政策解读到具体操作流程,一

17

2024-12

喜报!我院学子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中荣获国赛一...

12月1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全国赛)决赛颁奖仪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经过初赛作品评审和复赛现场答辩,由传媒学院教师吴妍指导,学生骆彦君、余文进、钱怡婷共同创作的作品《时光戏梦》,荣获视听新媒体类赛道国赛一等奖。此外,我院学生还获得国赛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省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还田,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北京印刷学院原副校长王关义,豫章师范学院副校长曾振华,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院长马持节等嘉宾出席活动。现场共颁发了全国特等奖,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到场参会。据悉,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电子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会同相关高校院系和单位组织实施,旨在展示大学生在数字创意策划、网络内容编辑、新媒体运营和媒体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促进数字、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本届网编大赛设29个赛区共收到3900余件参赛作品,经过学校初评、分赛区评选、全国总评

11

2024-12

探访文化长廊 ——《中国新闻史》课程现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12月7日上午,贵州大学新闻学专业师生70余人来到位于黔灵山公园的贵州新闻文化长廊,开展“探访新闻文化长廊,致敬新闻教育先驱”《中国新闻史》课程现场教学活动。贵州大学2024级新闻学专业师生来到贵州新闻文化长廊,新闻2402班的张明轩同学为大家朗读了长廊内展示的有关贵州新闻发展史的内容。新闻学2402班的张明轩同学为大家朗读此后,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教师、《中国新闻史》任课老师吴妍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贵州最早的晚报——《贵阳晚报》以及全国最早以都市命名的报纸——《贵州都市报》的历史。吴妍还给同学们重点介绍了贵州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历史:在贵州众多高校中,贵州大学中文系率先于1987年9月开办新闻学专业,为贵州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新闻工作者。在吴妍的介绍下,同学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了解了技术进步对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从传统纸媒到数字化、融媒体的转型,贵州新闻事业正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吴妍为同学们讲解谢六逸先生沿着长廊,同学们来到了展示谢六逸先生生平的石碑前,新闻2402班的张霄韵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上面的内容。新闻2402班的张霄韵同学为大家朗读跟随吴妍的脚

21

2024-11

传媒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之“理论宣传二人讲”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励青年从“四个自信”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2024年11月19日,“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之“理论宣传二人讲”在东校区7A楼栋641活动室开展,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康莉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易丹妮共同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做了一次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的宣讲。易丹妮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刻解读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她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她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在新时代坚守思想舆论阵地、推动文化自立自强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00后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人,我们的底气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面对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想象的反差以及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落差,鼓励同学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康莉与大家深入探讨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通过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以及接地气的述说,深度分析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热度持续上升的现象,对《流浪地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