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2023-08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央一声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迅速集结起全国力量,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迁往三线,无数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数百万家庭背井离乡深入祖国西部腹地,投身到大山深处,谱写了一部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活动启程时间:7月12日至14日地点:六盘水市7月12日至14日,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三线火种”社会实践队前往六盘水市,围绕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传承,开展为期3天的调研工作。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调研,深入了解三线建设的伟大历程和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的过往。探索“三线建设”精神时间:7月12日、7月13日上午地点:六盘水市三线促进会办公室;六盘水日报社7月12日,“三线火种”社会实践队来到六盘水市三线促进会的办公室(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团体),采访了三线促进会的余丽娜会长、缪咏梅副会长、何维江秘书长、郭昆监事长等成员。采访中,余丽娜会长表示,当年父辈的战天斗地的创业历程和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三线二代”修身传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不遗余力地践行和弘扬三线精神,对父辈
2023-08
“桥”见最美村庄,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7月8日至7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乡村发展,投身振兴浪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星桥实践队前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北盘江畔的花江村是实践队此行的主要目的地,花江村与北盘江命脉相连,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世界第一高桥”在这里拔地而起,一场“桥”与乡村的“约会”缓缓展开,实践队也在短短五日内完成了与“桥”的三次邂逅。01“桥”见历史,架起商旅的贸易桥商旅不绝,马鸣萧萧。实践队队员们伫立江岸,商旅们的私语、商队马匹阵阵脚步仿佛萦绕耳畔,小花江那段繁华历史记忆透过斑驳的摩崖石刻、沧桑的茶马古道涌入脑海。“飞虹锁天”“功成不朽”“万缘桥”“屹然大观”等摩崖石刻蔚为壮观。其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修花江铁索桥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建花江铁索桥记》《重修铁索桥功德碑记》《炳堂蒋公军门大人新建花江桥成纪石》等石刻清晰地记载了贵州提督蒋宗汉(俗称蒋军门,字炳堂,云南鹤庆人)会同济公盐号筹款捐资倡建铁桥的过
2023-07
近日,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3春季征集大赛获奖结果公布。我院2020级新闻学本科生任浪萍等人计4件作品荣获入围奖;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娄菲的作品荣获优秀奖5个、入围奖1个;2022级新闻学本科生王迪等人计18件作品荣获入围奖;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孔祥乔等人的作品获2个优秀奖、5个入围奖。本次大赛,全院本硕学生共获7个优秀奖,28个入围奖。我院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3春季征集大赛获奖统计部分获奖证书展示据悉,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文化集团承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广告艺术专业竞赛活动。学院奖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行业选拔人才、企业得到优秀创意、高校践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本次学院奖春季赛共有快克药业、碧生源、锐澳鸡尾酒、银鹭等17家企业设置命题策略单,征集平面广告、微电影、短视频、营销策划案、广告文案、文创周边等各类型作品20余万件。本次大赛取得的成绩是我院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的体现,未来我院将继续以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为抓手,全面推动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
2023-07
乘坐着开往白层镇的观光车,远远的,实践队就从环山公路上看见白层古渡红军长征纪念碑矗立在山尖,巍峨肃穆。7月12日,星桥实践队迎来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白层古渡遗址。白层镇是古代广西水运物资到贵州的必经之地。从古至今,交通枢纽都被视为重要的军事要地和战略资源,白层渡口也不例外。“白层渡口地理位置险要,也被称作‘黔桂锁钥’,是北盘江上重要的航运码头。1935年4月16日至18日,中央红军三、五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前梯队借此进入贞丰县,成功抢渡北盘江。”白层镇政府工作人员王定波如数家珍,向实践队一一讲述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控制白层渡口时,还留下了许多标语,“誓灭倭奴”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铮铮誓言。如今,白层古渡遗址作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黔西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每年会有近万人来重走长征路,追忆长征情,了解红军长征历史,感悟伟大长征精神。白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吴维表示将会继续依托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引导大家继承好红色血脉,发展好、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旅游成为贞丰县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文化宣传好,探寻红
2023-07
六盘水市,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六盘水市也被誉为“三线建设第一城”。7月12日,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三线火种队前往六盘水市,探寻三线文化和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是我国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也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六盘水市,就是这样一个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城市。可以说,“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无数“三线人”在六盘水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如今,许多“三线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经成长为六盘水各条战线的骨干和栋梁。三线火种队首先来到六盘水市“三线”文化促进会办公室,对六盘水市三线建设时期发生的故事进行挖掘,探寻三线文化的历史。六盘水市“三线”文化促进会是一个以弘扬三线精神,传播三线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团体。余丽娜会长、缪咏梅副会长、何维江秘书长、郭昆监事长及其他会员作为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传承者讲述了三线建设的奋斗历程和三线建设工人后代艰苦奋斗的历史。实践队在六盘水市“三线”文化促进会办公室实践队在三线文化促进会门口合影接着,余会长对于贵州大学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