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聚焦

30

2024-12

“党建联建聚合力·校企互鉴谋发展”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议程圆...

2024年12月26日下午,贵州高速传媒公司联合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开展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联建聚合力·校企互鉴谋发展为主题。贵州高速传媒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及公司青年党员代表,传媒学院党委领导、教工党支部党员及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双方党员共同参观了贵州大学党建思政文化中心,深入学习党史、贵州红色历史和校史。随后在明正楼演播厅举行的座谈会上,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康莉对双方开展校企党建联建活动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双方的沟通与理解,共同探寻校企党建合作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开创合作共赢的良好关系。传媒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龚亚军介绍了公司主要业务、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愿景,希望双方在推进视觉创意、职工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唐娟详细介绍了学院概况、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就业方向等情况,并希望与传媒公司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探索合作。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贵州高速传媒公司的青年代表田亮同志和贵州大学传媒学院的优秀学生党员代表何则剑分别发表了交流发言。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畅谈了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以

27

2024-12

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应邀为我院作专题学术讲座

12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应邀在线上为我院教师做《新闻传播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副院长唐娟主持。讲座伊始,张昆教授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对个人发展、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说明了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性,随后,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近两年申报政策中的重要变化。接着,张昆教授凭借自己丰富的评审经验,从如何确定选题、申报项目类别的选择、申报书和活页的文本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讲解,鼓励我院教师围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思考选题。并指出选题过程和申报书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让老师们对申报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谈及单位的组织和管理环节时,张昆教授强调了申报人所在单位在整个组织申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合理的组织协调能够为教师申报项目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坚实的保障,助力提升整体申报成功率。最后,张昆教授对我院教师的选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一对一指导,帮助与会教师进一步理清了写作思路。图文:王少青一审:张健二审:李霞三审:康莉

11

2024-11

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开班

11月8日下午,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签约暨开班式在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全媒体演播中心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贵州日报报刊社副社长曹曦、我校副校长张大林出席活动。陈本荣指出,贵州大学-天眼新闻国际传播实验班是在部校共建机制下,地方主流媒体和高校联合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对于我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对办好国际传播实验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明确责任使命,厚植国际传播人才的家国情怀;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贵州模式;三是倡导知行合一,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能力素养。张大林在致辞中衷心感谢省委宣传部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怀,并简要介绍了传媒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在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贵州大学有责任、有信心与贵州日报报刊社携手办好国际传播实验班,为贵州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贵州日报报刊社副社长曹曦回顾了贵州日报报刊社与贵州大学的合作历程,介绍了贵州日报报刊社国际传播工作相关情况,他指出,国际传播实验班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有益尝试,贵州日报报刊社将与贵

31

2024-10

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人员座谈会在我院举行

10月30日下午,贵州大学传媒学院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人员座谈会在我院举行。贵州日报报刊社铜仁记者站副站长陈刚、融媒体编辑中心主编王远柏、文旅新闻部主编曹雯,我院党委书记康莉、副院长唐娟,以及曾在新闻单位挂职锻炼的我院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唐娟主持。三位报社专家分享了本学期在我院授课的体会,并提出建议。陈刚表示,新闻专业学生要具有自律、自信、自主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应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因此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上还需进一步丰富,以此开阔学生专业眼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王远柏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新闻实务重在分析新闻实践的方法和经验,注重实践操作和应用,要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合作,着重培养学生善于挖掘、勤于实践、敢于发声的能力。

31

2024-10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10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刘海龙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贵州大学慎思楼情景模拟实验室进行,由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原总编辑余清楚主持。讲座伊始,刘海龙教授重点强调了“知识生产”这一议题的重要性。他引用了光明日报理论版归纳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问题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并结合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在《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社会学的一章》中的论述,指出“知识”本身是传播学的重要抓手,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接着,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解读。刘海龙教授围绕尤瓦尔·赫拉利所著《智人之上》一书谈论了存在于计算机间的现实导致的偏见与AI幻觉问题,并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事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方面负面影响。针对人工智能是主体还是媒介的问题,刘海龙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我还是把它看作媒介,它离这个主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成为主体。当跨过这个临界值的时候,当它不依赖人类的数据、知识的时候,人工智能就可能具有主